魏凤琴专栏

气失常理论及临床意义浅谈

2016-08-25

人体“气”有“气血之气”与“活力之气”的区别。气失常包括气虚和气机失调,气虚具有“气血之气”和“活力之气”的双重内涵,气机失调既有运行道路受阻的失畅,又有升降出入不协调的失调。明确了气失常理论有助于我们对气分药的准确把握和应用。

1 对人体“气”的认识

气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概念。 在中医学理论的表述中,涉及气的分类和概念虽然众多,但是我们认为最概括、最有意义的人体之气的划分应是“气血之气”与“活力之气”。 其中,“气血之气”是立足于气与精血津液等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相对而言,气是其中的物质之一,与精血津液等物质相对而言,这一物质状态具有运动性、活力很强的特点。

因此,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气血津液等各种物质状态虽然都必须要运行到人体相应部位才能发挥作用(即都涉及到如何在体内运行的理论问题),但在中医学理论中,只有对“气血之气”的运行提出的一个专门的概念“气机”,而没有“血机”、“精机”之类的概念。 也正因为气运动性强,所以才对其他物质状态在体内的运行输布具有推动作用,从而也体现了气在人体的重要性。“生命在于运动”观点的产生 ,更突出了气运动的意义。 “活力之气”是指在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供养下的人体相对独立的本能而言。其离不开“气血之气”及精血津液等相应物质的供养。中医学藏象理论中的肝气、心气、肺气、脾气、肾气等概念,即具有“气血之气”和“活力之气”的双重内涵。如提到肾气,在中医学理论中既指肾精所化的肾气,即“气血之气”的概念,有时又指肾的本能,即“活力之气”。 如肾气丸中肾气的概念即是“活力之气”的内涵,是指肾的功能,具有阴阳两种属性的体现,所以不称肾阴丸,亦不称肾阳丸,而是指在相应物质供养下的肾的本能,故称肾气丸。 所以我们在谈有关人体气的概念时应首先分清是“气血之气”还是“活力之气”,否则易产生理论、甚至于药物作用理解上的混乱。

2 对气失常理论的认识

如前所述,气机概念的提出是立足于“气血之气”,是指气这种运动性很强的物质状态在人体的运动,其具体形式可概括为“升降出入”。气在体内的正常运行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气运行的道路要畅通无阻,即具有“通”的特性,二是气的升降出入之间要协调。 具备这两个方面:我们称之为“气机调畅”。 因此,气机失调,亦应体现上述两个方面:一是运行道路受阻,体现为气机不畅;二是升降出入不协调,体现为气机不调。气机失调的内涵,应是失调与失畅两方面。 我们把气机运行受阻的不畅,又称为气滞;在某一局部的气机运行受阻,又称为气郁,甚则气结。而气机升降出入的不协调,则体现为升降不协调的气逆与气陷,出入不协调的气闭与气脱,再者是升降影响出入,或出入影响升降,从而体现为升降与出入之间的不协调。如临床急性肠炎的发热,可以说是升降影响出入;而感冒导致胃肠不适,即所说的胃肠型感冒,则可以说是出入影响了升降。 气的失常,除上述气机失调的内涵外,还有气虚的一面,中医理论对“气虚”的定义是气在量上的不足和功能上的减退。从这一内涵我们可以看出:气虚之气既具有“气血之气” ,即作用人体内一种物质状态在量上的不足,同时又具有“活力之气”,即人体作用的一种本能在能力上的减退,虽然两者可以相互影响,但概念上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3 气失常理论的临床意义

综上,对气失常理论的全面认识,可以指导我们对药物中气分药的正确理解。我们认为: 补气药是着眼于“气血之气”,通过补益“气血之气”从而达到补益“活力之气”。而调理气机药,有的以行气理气为主,不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而有的则具有升、降、出、入的明显方向性。要准确把握和理解气分药的这一特点,则需要从气机升降出入的角度全面理解和掌握各脏腑之气的运动特点。从理论的整体性而言,人体的脏腑之气在“气血之气”这一层面上,均有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但由于各脏腑的功能在满足整体需要中的作用有别,因而体现在气的升降出入方面则有显性与隐性的不同表现,如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肝气主动、主升,肺主宣发肃降,肺气以降为顺等的理论观点,均是立足于各脏腑之气的特点而言。将药物的归经、调气药的方向性等与各脏腑气的运动特点相结合,则会更加深化我们对药物理论的理解。

历城国医堂公众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