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培荣专栏

包培荣运用经方时方辨治心系疾病

2016-08-25

包培荣教授善于运用经方时方辨治心系疾病,其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与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心肌炎,运用二仙汤与丹参饮合方治疗围绝经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柴胡疏肝散与当归芍药散合方加减治疗心律失常,均获佳效。 包培荣教授系山东省知名专家,全国首届优秀中医人才,山东省中医院综合内科主任医师,临证 30 余载,治疗心系疾病经验颇丰,深受病人好评。笔者有幸跟师随诊,受益匪浅,现将其运用经方时方辨治心系疾病的经验介绍于下。

1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方辨治心肌炎

病案: 高某,男,30 岁,职员,2010 年 4 月 12 日初诊。阵发性心慌、胸闷、气短5 a,加重1 周。患者5a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心慌、胸闷于医院确诊为“心肌炎”,间断服用辅酶Q、果糖、中成药等疗效欠佳。刻诊: 心慌、胸闷、气短,呈阵发性,劳累及情绪波动可诱发,夜间睡前加重,时有夜间憋醒,鼻塞,流黄涕,畏寒,项强,纳可,眠差,大便质粘,小便调。舌暗红,苔黄腻,脉细弦。咽部充血。心脏彩超示: 心肌炎改变。中医诊断: 心悸(心气亏虚,湿热内阻) ,西医诊断: 心肌炎。治法: 益气通阳,清热化湿。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与葛根芩连汤合方加减:黄芪 15 g,桂枝 15 g,白芍 15 g,党参15 g,葛根15 g,黄芩6 g,黄连6 g,栀子6 g,炒白术9 g,川芎9 g,青陈皮各9 g,槟榔 9 g,郁金 12 g,合欢皮 15 g,清半夏9 g,炒谷芽、炒麦芽各 9 g,穿山甲 30 g,绞股蓝 30 g,大枣 6枚,生姜3 片,水煎服 500 mL,日 1 剂,分 3 次餐后半小时服用。并口服诺迪康胶囊( 组成: 圣地红景天) 0.56 g,日3 次。1 周后复诊,患者述心慌较前明显缓解,仍有胸闷、气短,近期晨起鼻衄,色鲜红,量少,纳差。上方去穿山甲,加五味子6 g,三七粉( 冲服) 1.5 g,玉竹15 g,木香6 g。后随症加减,一直服药至2011 年1 月24 日,诸症悉除,定期复查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均提示较前好转。2 月后复诊,未诉不适。

按: 本例之心肌炎,因患者正气不足,温热毒邪袭表侵肺后进一步由表入里,湿热相和,损伤脾胃,运化乏源,五脏失养,心气亏虚,且湿热上犯于心,心血运行受阻,心神受扰,发为心悸。故治当益气通阳,清热化湿。方中以黄芪、党参、炒白术补益中气,中气足方有化源,心气得以滋养; 桂枝专入心经、通阳化气,配伍白芍能调和营卫; 葛根、黄芩、黄连解肌升清、清热燥湿,配伍栀子除热利湿,邪去则气机得条畅、气血得调和; 青陈皮、槟榔、清半夏理气燥湿,气行则血行,血行则湿热得散; 川芎辛香走窜、行血之气,配伍郁金、穿山甲以活血通络,则心脉得畅、心神得守; 郁金、合欢花解郁宁心安神; 绞股蓝、红景天健脾益气、解毒活血; 炒谷麦芽、大枣、生姜顾护胃气。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2 二仙汤合方辨治围绝经期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病案: 付某,女,48 岁,工人,2010 年 11 月 3 日初诊。阵发性心前区疼痛、胸闷2 月余。患者2 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于当地医院确诊为“冠心病”,予川芎嗪、血塞通治疗,效欠佳,自服紫丹活血片、通心络胶囊效尚可。刻诊:心前区疼痛,呈隐痛,有烧灼感,伴有胸闷,饥饿、情绪激动、劳累后可诱发,持续 2 ~ 5 min,休息后可自行缓解,约1 ~2 d 发作一次。时有左侧头面部、四末胀麻感,情绪波动大,易怒、时悲时喜。纳可眠差,大便偏干,小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既往颈椎病史 4 a,月经史: 13 岁初潮,28 ~30 d 一行,每次3 ~5 d,2010 年1 月 5 日,已停经 10月。血脂检验示: CHO 6. 83 mmol/L,LDL - C 3. 71 mmol/L,LP( a) 417 mg/L。静息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过缓。运动平板试验( + ) 。心脏彩超示: 心脏左室后侧壁心肌缺血;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中医诊断: 胸痹( 肾阴阳两虚,痰瘀阻络) ,西医诊断: 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高脂血症,围绝经期综合征,颈椎病。治当阴阳双补,理气活血。给予二仙汤与丹参饮合方加减: 仙茅6 g,淫羊藿12 g,当归9 g,知母6 g,黄柏6 g,巴戟天15 g,丹参30 g,檀香6 g,郁金15 g,合欢皮30 g,佛手15 g,远志15 g,地龙15 g,土鳖虫15 g,蝉蜕12 g,僵蚕30 g,蜈蚣1条,白芍15 g,牡丹皮9 g,绞股蓝12 g,大枣6 枚,生姜 3 片,水煎服500 mL,日1 剂,分 3 次餐后半小时服用。并口服逐瘀通脉胶囊( 组成: 大黄、水蛭、虻虫、桃仁) 0. 4 g,日 3 次。1周后复诊,患者述胸痛、胸闷发作频率及程度较前均有好转,情绪较前改善,近期夜间胃脘部不适,上方去佛手、绞股蓝、知母,加神曲30 g,鸡内金30 g,熟大黄 3 g。后随症加减,一直服药至2011 年3 月14 日,患者述近半月内未出现胸痛、胸闷,复查血脂、心电图、心脏彩超提示较前好转。为巩固疗效,将原方变汤剂为丸剂,9 g/包,每次 1 包,每日 3 次,三餐后服用。现患者每半月复诊一次,规律服药,病情稳定。 按: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云: “女子七岁,肾气盛……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概述了女子一生的自然盛衰是肾气自然盛衰的外在表现。本例之冠心病患者,正处于肾气始衰,冲任始虚,天癸始竭,血海空虚,月经绝止的阶段,故肾阴阳两虚。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五脏失于温煦,脾阳不振,运化失调,湿聚成痰,闭阻心脉; 肾阴亏虚,不能滋养五脏,心阴内耗,心火独亢,灼津成痰,脉道阻塞,营阴滞涩,血流不畅; 肝血不足,肝失疏泄,气血运行不畅,脉道不利,共致痰瘀闭阻心脉,发为胸痹。故治当阴阳双补,理气活血。方中以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补元阳、鼓肾气,温养血脉以助心行血,知母、黄柏滋肾阴而泻相火,阴阳并补则肾气更足、五脏得温得养; 当归、白芍温润养血、调理冲任; 丹参、牡丹皮、郁金、檀香、佛手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气血调和则痰瘀除、心脉得畅; 郁金、佛手、合欢皮、远志理气疏肝、解郁安神; 地龙、土鳖虫、蜈蚣为蠕动之物,清灵流通,松透病根,搜剔络中之邪,以祛瘀通络、宣痹熄风; 白僵蚕、蝉蜕胜风除湿,涤热解毒,升阳中之清阳,以调畅气机; 逐瘀通脉胶囊组成为抵当汤方,功用活血通经、化瘀祛浊; 绞股蓝健脾清热,大枣、生姜顾护胃气。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3 柴胡疏肝散合方辨治心律失常

病案: 李某,男,57 岁,公务员,2010 年 3 月 10 日初诊。发作性心慌4 月,加重伴胸闷、乏力 1 月。患者 4 月前因生气后出现心中悸动不安,呈发作性,于医院行心电图示“早搏”,并服用美托洛尔、中药治疗,效果尚可。1 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心慌加重,伴胸闷、乏力,服用中药治疗效欠佳。刻诊: 心慌、胸闷,劳累及情绪波动可诱发,每日发作约 1 ~ 2次,持续时间不定,自行监测脉律不齐,乏力明显,面部散在米粒大小暗红色丘疹,口干苦,纳差眠差,大便质软成形,小便调。舌淡红,苔薄黄根部厚腻,脉弦结。心脏听诊: 心律欠规整,时呈三联律。动态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多发室性早搏( 1 298 次/24 h) ,时呈三联律。冠状动脉造影示: 心肌桥。 中医诊断: 心悸( 肝郁脾虚,痰瘀互阻) ,西医诊断: 心律失常,多发室性早搏,心肌桥。治当疏肝健脾,化痰祛瘀。给予柴胡疏肝散与当归芍药散合方加减: 柴胡 12 g,白芍 30 g,川芎9 g,陈皮12 g,香附12 g,当归9 g,炒白术15 g,茯苓12 g,泽泻30 g,仙鹤草15 g,甘松24 g,天麻15 g,钩藤( 后入) 30 g,神曲30 g,郁金15 g,合欢皮30 g,仙人头30 g,牡丹皮15 g。加大枣6 枚,生姜3 片,水煎服 500 mL,日 1 剂,分 3 次餐后半小时服用。并口服逐瘀通脉胶囊0. 4 g,日3 次。1 周后复诊,患者述心慌胸闷气短较前好转,自行监测脉律仍欠规整,眠差多梦,上方去天麻、钩藤,加炒酸枣仁30 g,柏子仁15 g。后随症加减,一直服药至2010 年7 月21 日,患者述近1 周未出现明显心慌、胸闷、乏力,自行监测脉律规整。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为巩固疗效,将原方变汤剂为丸剂,9 g/包,每次 1包,每日3 次,三餐后服用。2 月后复诊,未见不适。

按: 本例之心律失常,因患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一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一则横逆犯脾,脾虚失健,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浊阻于心脉,血行不畅,瘀血内生。痰瘀互阻,上犯心胸清旷之区,心神不宁,发为心悸。故治当疏肝健脾,化痰祛瘀。方中柴胡、当归、白芍合用,补养肝血、条达肝气,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 陈皮、香附、甘松、仙人头理气散滞,川芎、牡丹皮活血祛瘀,气血调和则心脉通利、心神得守; 炒白术、神曲健脾和胃,仙鹤草收敛补虚,茯苓、泽泻利水渗湿,实土以御木侮,且使营血化生有源; 天麻、钩藤平肝熄风通络; 郁金、合欢皮解郁安神; 大枣、生姜顾护胃气。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历城国医堂公众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